3月7日23:58,由在渝央企中建桥梁承建的夸姣路北延伸工程迎来重要节点——总重达4.8万吨的独塔斜拉桥主梁,在斗极卫星定位体系的监测下,历经120分钟,逆时针旋转69.45°后抵达指定方位,标志着国内转体吨位最重的多向不对称斜拉桥完结成功转体,为项目主线贯穿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近年来继续优化“七横十纵”快速路网体系,着力打通限制城市开展的交通瓶颈。夸姣路北延伸工程作为西安“七横十纵”快速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南起华清东路,北至矿山路,全长1.51公里,是衔接夸姣北路与广运潭大路的中心枢纽,关于完善城东区域归纳交通体系,促进沿线经济开展具有极端重大意义,被列为西安市要点市政、生态、民生保证工程。
项目主线需上跨陇海铁路下行线号线两条平行盾构地道,施工区域管线布满,触及光缆、铁路重要通讯电缆,以及燃气和热力管道迁改。
而该项意图操控性工程——独塔斜拉桥,转体分量达4.8万吨,改写国内转体桥纪录,总长161.15m,小路程侧长79.8m,大路程侧长81.35m,梁宽34.3m,塔柱为“双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塔,塔身内倾角80°,共安置9对斜拉索,具有滚动视点大、转体梁不平衡悬臂长、多向不平衡配重难度大等特色。中建桥梁项目总工程师刘传东坦言:“转体进程需战胜多重搅扰要素,精度要求堪比‘牵线搭桥’。”
面临附近铁路、管线迁改等杂乱环境和工程难题,项目团队用数字化技能为项目构建“才智大脑”,用128天圆满完结主塔封顶,30天完结挂索施工。
转体前,数字技能经过歪斜拍摄技能获取施工区域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BIM模型参数化驱动技能,动态模仿施工推演,预判施工界面磕碰危险,生成4D施工进度模仿动画,为杂乱环境下桥梁转体施工供给全要素数字化推演渠道。
转体中,斜拉桥两头头中轴线定距精度差错以毫米级核算,这对转体操控提出了反常苛刻的要求。“转体分量达4.8万吨,全体长度161.15米,在高度近10米的上空旋转,定距精度不能超过1毫米,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中建桥梁项目经理徐利洋说。
为完结准确对接,项目团队选用智能化牵引操控办理体系、智能化监控体系、斗极卫星定位体系实时监测转体角速度、线速度、实时空间方位等参数,在4台1000吨主动接连千斤顶的牵引下,终究完结毫米级定位。
“曩昔从夸姣路到广运潭大路,要绕行东二环,高峰期至少堵20分钟。这座桥通了,估量一脚油门就能过铁路!”家住华清东路的市民张先生慨叹道。
中建桥梁项目经理徐利洋表明,跟着夸姣路北延伸这条“东2.5环”的成型,东二环交通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浐灞生态区、夸姣林带中心区将完结15分钟互联,带动沿线商业开发、物流工业晋级,提高城市归纳能级质量。
未来,这座4.8万吨的“钢铁伟人”将托举着一条“城东大动脉”,承载着咱们对快捷日子的夸姣等待,为西安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更多汹涌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