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025年1月14日消息,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报显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已申请了一项题为“一种新型集装箱堆场装卸工艺”的专利,该专利的公开号为CN119284450A,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这一发明不仅凸显了该企业在集装箱堆场领域的创新思维,也为未来的土地使用和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根据专利摘要,该新型装卸工艺涉及到两种RMG(港口随车起重机),即1号RMG和2号RMG。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这两款RMG均为带外悬臂的机型,其中1号RMG的外悬臂比2号RMG高,可通过加高门腿来实现二者之间最小安全距离的要求。在设计上,1号RMG和2号RMG在相向行驶时能够很好的满足必要的安全间距,同时在其下方布置了各自的作业车道,并通过中间的超车道来优化作业流线。这种设计有效地减少了两台RMG之间的间距,从而显著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集装箱堆场的工程建设费用。
对于港口和集装箱堆场而言,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和建设成本的降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一新型装卸工艺的实施,意味着可以在相对小的土地面积上完成更多的集装箱处理任务,是对现有作业方式的一次显著改进,也反映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院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追求。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企业,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位于天津市,注册资本达到72279.8756万人民币。从脚踏实地的技术服务出发,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446项专利和4条商标信息的专业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达4032次,同时拥有58个行政许可,这些都标志着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院始终以创新为驱动力,通过不断的科技研发来适应市场需求。近期申请的集装箱堆场装卸工艺专利便是其创新发展的典型体现。这一技术不仅将提升港口的作业效率,还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提供了可能性,与国家环保政策相吻合,展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在全球物流与运输行业中,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势头愈加明显。集装箱作为海洋运输的主要载体,其装卸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体物流通畅性和经济发展。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院的自主研发专利将为港口装卸作业提供更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也为智能物流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未来随只能技术的一直更新升级,该院可能会结合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逐步提升集装箱堆场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这不仅能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还能为全球集装箱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院的这一创新发明需要我们来关注和赞赏,因为它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绩效,更是关系到未来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随着时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加深,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院这样的企业所带来的技术革新无疑将成为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